主要有兩種配合喂養方法:
⑴ 一種是把發酵的糟渣當做一種配料原料,按動物各階段的營養需要(飼養標準)來設計出相應的全價飼料的配方來,再進行喂養;當然實際上是不可能設計出符合NRC飼養標準的配方出來的,因為糟渣的能量普遍太低,不可能設計出符合NRC標準的配方來,目前也只有玉米(包括薯干粉、大米粉等高能原料)-豆粕-魚粉-小麥麩,幾種原料才能設計出符合NRC標準的配方來,所以,使用糟渣設計配方,只要掌握一個原則就是“配方只要能量蛋白平衡”就可以,至于蛋白含量低一些,能量低一些,則是次要的。
⑵ 另外一種方法是,直接用市場上的全價飼料(或者自己配制的自配飼料)進行喂養,只是在喂養前,把發酵好的糟渣以一定的比例摻入到全價飼料或自配飼料中,一起喂養。這就要求,在設計發酵的配料時,就要確保發酵料本身符合能量蛋白平衡的原則就可以。
另外,如果發酵的物料由于密封不好,時間一長酸度就會比較大,動物不愛吃時,除了采用加1~3%小蘇打粉或碳酸鈣中和外,還可以每100公斤發酵料,加6--10克糖精的方法來解決,費用也不到1元錢,而且糖精也可以在發酵前加入,由于糖精本來就是人吃的食品添加劑,而且這個劑量極小,對動物和肉質都沒有任何影響。當然如果同時添加小蘇打和糖精效果則更好。
當然,在絕大多數情況下,動物是喜歡吃發酵飼料的,這時就不要添加糖精了或用小蘇打粉中和了。
下面就這兩種喂養方法進行簡單的介紹,指出其中的優點和缺點。
1. 把發酵的糟渣當做一種配料原料,按動物各階段的營養需要(飼養標準)來設計出相應的全價飼料的配方來,再進行喂養。
這種方法的優點是根據動物的營養需要來設計日糧配方,所以配制好的日糧飼料營養價值全面,直接喂豬即可,不用再作調整,生長速度較快,與全價飼料相似。
但這種方法也有先天性的不足之處,那就是,因為糟渣類原料本身大多情況下,能量不高,蛋白還可以,但能量基本上在食品加工過程中提取掉了,例如:
1.1.發酵糟渣的營養特點
① 酒糟幾乎沒有能量(啤酒糟好一點);能量都被發酵成酒精提取掉了; 其他發酵工業的下腳料如醋渣、醬油渣、檸檬酸渣等能量都極少,發酵工業下腳料尤其能量極少。
② 其他如豆渣、果渣等的能量略高于發酵與釀造工業下腳料,好一些。
③ 木薯淀粉渣雖然總能比較高,也高于前面兩類糟渣,但多為粗纖維中的總能,對豬雞作用不大,采用粗飼料降解劑處理后,可以降解粗纖維成為糖類,變成豬雞可利用的能量;但仍然能量不足。青飼料(牧草、野草、樹葉等)與薯類淀粉渣的能量值相類似,可歸為一類。
④ 至于纖維類原料如秸稈、谷殼為主的統糠、食用菌糠、莢殼類等,則是能量最低的一類物料,甚至低于白酒糟。
⑤ 糟渣類能量最高的是潲水(以米飯面食為主的潲水),這類潲水則能量非常高,是糟渣中的“玉米”,消化能與玉米相當或略低,所以用這類潲水配制日糧就比較容易。
正是因為糟渣類物料的能量太低,所以,發酵糟渣其實是非常難以配制出一個好的日糧配方的;
但我們只要掌握了一個配方原則就好辦多了,那就是“能量蛋白平衡”的原則,既然原料的能量低,那就不如干脆也把蛋白質定低一些,達到與低能量相匹配的原則;
1.2 使用發酵糟渣設計飼料配方中的“能量蛋白平衡的原則”
為什么能量蛋白平衡了就一切OK了呢?
先反過來,講一講如果蛋白過高,能量過低,在這種能量蛋白不平衡的情況下會發生什么不良影響:我們知道動物消化蛋白質,變成小肽和氨基酸,再通過小腸吸收到各細胞組織,再在組織中合成動物自身的蛋白質,在這個“消化-吸收-合成”的過程中,是需要消耗能量來完成這個過程的,任何生命活動都需要消耗能量,動物所能利用的能量基本上多為象玉米(當然還有薯干粉、麥粉、稻谷粉、米粉、高粱粉)等淀粉類碳水化合物中的能量,即可利用的能量,對豬來說是消化能,對雞來說是代謝能,如果飼料日糧中,蛋白含量非常的高,而淀粉類碳水化合物含量非常低,則飼料中的能量是不夠用的,這時,動物只有兩種選擇:
① 一是對過多的蛋白質脫氨,來獲得碳骨架,并利用這些碳骨架來獲得所需要的寶貴的可消化能,這個過程可由肝臟和腎來完成,但工作量大,同時,脫掉的氨來得有個出路,這必須通過腎功能來排泄,從而動物肝臟和腎的負擔非常高,動物抗病力變差,肝臟腫大,免疫力下降,同時,脫氨的這個過程本身也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,從而造成需要更多的脫氨行動,形成惡性循環,當然,動物自身有相應的調節機制,所以,通過這個過程獲得的能量不會太多,幼年動物這個能力比較低,成年動物則從蛋白質中獲得可消化能的能力相對較大,這也是為什么母豬和育成豬對飼料更為粗放的原因這一。
② 第二個選擇就是,任過剩的蛋白排泄到大腸和后腸,但有個問題,就是進入后腸的蛋白突然變多后,會促進后腸中大腸桿菌等的繁殖,也會在后腸經過微生物特別是大腸桿菌利用后,也會脫氨,造成后腸氨濃度增高,PH升高,更加促進大腸桿菌的繁殖,如果致病性大腸桿菌繁殖過度,則大量分泌腸毒素,第二是后腸氨濃度上升,造成后腸滲透壓增高,不論是毒素增加還是滲透壓增高,都造成體液外滲,細胞脫水,動物通過細胞脫水來稀釋腸毒素和降低滲透壓,但這顯然就造成豬的拉稀,以及脫水,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蛋白過高造成的消化不良性拉稀。
③ 另外,過多的蛋白終要有個出路,在處理這些過剩的蛋白質的過程中,還得消耗寶貴的能量來處理過多的蛋白,每排泄1%的蛋白,就得消耗近2%的碳水化合物能量,從而這是得不償失的日糧配方;
1.3 使用發酵糟渣設計飼料配方的低蛋白日糧技術原則
正是因為糟渣資源的能量低,所以,不如干脆把日糧的蛋白含量也放低一些,這樣能量蛋白就比較平衡了。即設計低蛋白配方的原則。
日糧的蛋白比較低的情況下,特別要注意氨基酸的平衡,蛋白含量不怕低,就怕蛋白質中的氨基酸不平衡,只要平衡了氨基酸,就不怕蛋白水平低。
低蛋白日糧配方是近年來興起的配方設計技術,尤其是豆粕發酵技術的興起,給了低蛋白日糧一個很好的發揮其特點的場所,所以,我們的資料中,發酵豆粕喂豬,特別是大豬母豬的日糧蛋白非常低,這是正常的。既經濟,成本又低,效果又好。
不知您注意到了沒有,我們資料中的發酵豆粕配制的配方中另外添加了0.2%的賴氨酸,也就是根據氨基酸平衡這個重要法則,來設計低蛋白日糧的一個措施。
1.4. 以下是設計配方的能量蛋白平衡的經驗值
使用這種喂法設計含有發酵料的全價飼料配方時,建議在符合國家規定的飼養標準的前提下,下降2~3%的蛋白質含量標準,下降0.3~0.5兆卡/千克的代謝能或消化能標準。
筆者認為經驗數據就是:你在利用糟渣發酵飼料設計配方時,可以比國家飼養標準降低2~3%的粗蛋白含量,如以豬為例:
能量蛋白水平
|
7.5~24公斤小豬
|
24~50公斤小豬
|
50~75公斤中豬
|
75公斤以上大豬
|
妊娠母豬
|
哺乳母豬
|
消化能(Kcal/kg)
|
3000
|
2700
|
2600
|
2500
|
2300
|
哺乳母豬必須使用高能飼料
|
粗蛋白(%)
|
18
|
15~17
|
13~14
|
11~13
|
10~11
|
15左右
|
同時,有條件的建議在飼料中添加0.1%賴氨酸,賴氨酸14元/公斤左右,每噸添加1公斤。
有人要問了,這么少的蛋白和能量,能滿足豬每天對營養的要求嗎,其實您多慮了,動物在采食中往往會根據日糧的能量水平,進行調節,如果飼料的營養太低,消化吸收率也低,則動物會相應地增加采食量,從而達到每天所需要的營養攝入量。
舉例:發酵豆渣的配方: 玉米粉44%、發酵豆渣40%、麥麩12%、預混料4%,這個配方粗蛋白正好16.6%,消化能2.77兆卡/千克
1.5 把發酵糟渣當做一種配料的方法的操作比較困難
但是,這種方法的缺點,也很明顯,一是如果把這種發酵濕料當做配料的話,則攪拌比較困難,因為發酵的濕料與干料不好攪拌,即使攪拌好了,也存在一個如何保存的問題,因為加了濕料,所以,不能保存太久,最好一兩天內就要用完,特別是對于一些濕度比較大的發酵料,如發酵潲水等,攪拌在一起后,當天就應該全部用完,不然會發熱損耗能量等。第三個缺點就是:勞動強度大,因為這樣的話,就要每天拌料了。
2.直接用市場上的全價飼料(或者自己配制的自配飼料)進行喂養,只是在喂養前,把發酵好的糟渣以一定的比例摻入到全價飼料或自配飼料中,一起喂養。
這種喂法則比較簡單,一般情況下是:市場上買回來的全價飼料,或自配飼料,備好備用,喂養前,只是把一定比例的發酵料,如一般是30%發酵料,加上70%的全價飼料或自配飼料,加上點預混料,直接喂即可。
但這種方法,要求您在對糟渣進行發酵配料時,盡量使發酵料的蛋白質含量在15%左右,與豬雞等的飼養標準蛋白質含量相似,如發酵木薯渣時,由于木薯渣蛋白質含量太低(只有4%),所以,發酵配料時,最好加入一些菜粕,或棉粕,或豆粕,或花生麩等一起發酵處理,以提高蛋白質含量到15%左右,發酵潲水也是如此。但發酵豆渣,啤酒糟等蛋白質含量高的物料時,由于這些原料的蛋白質含量已經高于15%了,所以不必考慮再加蛋白原料,反而要加點米糠玉米之類的降低點蛋白。(資料上都幫您考慮好了這些問題)
(1)以發酵潲水為例:中小豬階段:20%的發酵潲水料,加上80%的全價飼料或自配飼料,另外每250公斤飼料中添加強微壯壯素一包500克,添加強微生命酵素100克,,即可喂豬
中大豬,用發酵潲水30%,加上70%全價飼料或自配飼料,另外每250公斤飼料中添加強微壯壯素一包500克,添加強微生命酵素100克。
相應地,如果在養殖過程中發現,大豬比較適應發酵潲水,則還可以多使用一些發酵料,以求降低多一點成本,如把發酵潲水增加到40%,則喂豬的配方是:發酵潲水40%,全價飼料或自配飼料60%,另外每250公斤飼料中添加強微壯壯素一包500克,添加強微生命酵素100克。
發酵料喂養動物的其他注意事項
一些用戶反映用發酵料動物喜歡吃,消化好,抗病力強,但大豬階段(育成階段)時往往生長變慢了,這其中有很多的原因,比如發酵豆渣喂豬的例子中,最大的原因可能在于發酵豆渣的能量不足造成的,特別是大豬階段,動物需要的能量要求更多了,而豆渣缺少能量,因為能量在食品加工廠中大多被提取出去了。使用發酵糟渣喂養畜禽時,還有其他一些問題,具體總結如下:
1.發酵糟渣喂動物,一開始不要喂太多,要有一個馴化過程,先5%開始,慢慢增加到20%、30%等,如豆渣發酵后,最終慢慢增加用量可以達到大豬50%,如果不考慮營養平衡的話,母豬增加到80%都是可能的,最終是增加到豬不適應為止,并建議此時再略減少點用量,所以,請注意我只是說一開始要少量喂。
總之有一個馴化過程,不同的豬可能最終適應的最大用量不同,如發酵豆渣,您的大豬可能可以用到70%,而另外一個豬場的大豬,可能喂到40%,再加量就不吃,或不適應(拉稀等)了,就不能再增加用量了。
2.使用發酵糟渣時,如果是吃了很多,動物健康,但生長變慢的話(尤其是育成階段如大豬階段),那肯定是營養方面出了問題,并不一定是營養不夠,極有可能是營養不平衡,這就象是營養學上的木桶原理,組成木桶的周圍的木板是象征著各種營養原料,只有所有的木板條都是一樣高時,才是營養達到了平衡,如果其中有一條木板條比其他的木條低了很多,則這個木桶所能裝到的最多的水,也就是只能裝到最低的那塊木板條處了,其他的木板條最高也是沒有用的。這時候,由于營養不平衡,也可能出現拉稀現象(即象征著高木板條的多余的營養消化不了,進入小腸和后腸,造成后腸營養過剩,大腸桿菌發酵,滲透壓增高,PH升高,分泌毒素等而拉稀),甚至很歷害,但如果豬也很活躍,精神狀態正常,則不是病態,這時,就要注意營養平衡,不必考慮打針吃藥,因為這是喂發酵糟渣可能出現的情況,必竟糟渣是非常規飼料,營養含量是極不穩定的。
在營養不平衡的情況下,具體要確定是哪方面的營養不平衡,缺少哪一種營養,需要您仔細反思自己的喂料配方。在大多數的情況下往往是發酵糟渣的能量不足造成的。要知道糟渣中的能量大多在食品加工過程中被提取出去了,能量缺少是一個大問題,尤其是大豬階段,大豬只有在滿足能量需要的前提條件下,才能長肉,不然的話,蛋白質和維生素再多也于事無補。
所以,我們認為缺少能量是生長后期(如大豬階段)畜禽在喂發酵糟渣時,生長緩慢的所有原因中的最重要的一點,以喂發酵豆渣喂豬為例:小豬階段可以用70%全價飼料加30%發酵豆渣的方法,母豬也可以,而大豬育肥階段則不行,但您可以在大豬自配料中增加能量飼料(如玉米、麥麩、米糠、麥粉、高粱、次粉、薯干粉等)的用量,相應地把自配飼料的蛋白質壓低到10%都可以,因為豆渣的蛋白質有25%左右,可以彌補,盡量把自配料中的能量值提高,這也是為什么我們提倡:如果用發酵料喂畜禽,最好是自已配精飼料的原因,如果用市場上的全價飼料,則不好調整配方了(但可以在摻入豆渣發料的同時,也摻入些玉米粉等方法)。具體的操作方法見后面的豆渣發酵專欄。
使用發酵糟渣可能出現能量不足的情況還有以下幾種糟渣:發酵酒糟、發酵醬油渣和醋渣、發酵統糠、發酵秸稈類、發酵菌糠等。
而發酵潲水、發酵木薯渣及其他淀粉渣、發酵粉絲渣、發酵鮮薯、發酵蔓藤,則出現能量不足的情況較少。所以,如果當地有多種資源的情況下,建議把能量高的糟渣,與能量低的糟渣結合在一起進行發酵,效果會很好,如典型的是潲水與豆渣結合發酵的方法。
3.從我們的多年從事發酵料喂畜禽的經驗來看,發酵糟渣容易缺少的營養除了上面說的能量外還有:一是維生素,雖然發酵會產生維生素,但多產生的是B族維生素,維生素供應不平衡,所以還得補充維生素,您可以餐后補充青綠飼料喂養,或添加金賽維,但不能把維生素加入發酵料中一起發酵;
4.使用發酵糟渣喂畜禽時,有些發酵糟渣的酸度會比較大,如發酵鮮紅薯,發酵鮮木薯,發酵酒糟、發酵潲水等,有時發酵其他糟渣的酸度也會比較大,尤其是在密封不好的情況下,或保存期比較長的情況下,此是喂畜禽,最好能加入一些堿性物質中和一下再喂養,如加入小蘇打粉1~3%,或加入碳酸鈣粉(石灰石粉,雙飛粉、輕質碳酸鈣都可以)3%來中和后,再配合其他飼料喂養。注意這些堿性物質,絕不可以在發酵前加入,必須在發酵后,喂養前調配飼料時才能加入。
有些發酵糟渣往往適口性先天不足,這時可以在發酵前加入糖精一起進行發酵,(當然也可以在發酵后加),糖精是惰性物質,、對發酵無影響,所以,可以在發酵前加入。每100公斤發酵料加入6克糖精即可;判斷是否要加糖精的方法是:如果上次發酵的料豬不愛吃,則下次發酵時可以考慮加入糖精。
5.如果是發酵秸稈粉來喂單胃動物,則發酵秸稈由于本身的原因,能量和蛋白質都可能不夠,所以,如果不想影響生長速度,則不能用得太多,一般情況下是5~15%左右,如發酵玉米秸稈粉、發酵統糠、發酵菌糠、甘蔗渣、甜菜渣、豆秸、麥秸……等。只在育成階段等才能適當多用一點,或者說只想降低成本,不在乎生長速度的情況下可以用多一點。具體我們在每種發酵物料后面都附有喂養的配方等。
牛羊反芻動物喂發酵糟渣注意事項
1、這里特別講一下牛羊等的飼養過程中應該注意的兩個問題
⑴ 如果您是采用發酵飼料來喂牛的,由于發酵飼料大多產酸,所以,建議您家里常常備用一些堿性緩沖劑。
如:(1) 小蘇打粉NaHCO3 0.75%—1.0%(占日糧DM%) 或按精料飼喂量的1.5%—2%添加(2) MgO 0.2%—0.4%(占日糧DM%)或用2NaHCO3:1MgO混合,其用量為0.6%—0.8%(占日糧DM%) (3)膨潤土: 0.6%—0.8% (占日糧DM%) 或1.2%—1.5%(占精料%) (4)草木灰 2%—3%(占日糧DM%) 或3.%—4%(占精料%)
對于日產奶高于30kg 的奶牛,在添加NaHCO3的同時,還要添加MgO和膨潤土。
特別是在可能出現酸中毒的跡象時,更加用得著,當然,只要喂法得當,不會發生類似事件。
⑵ 牛的瘤胃需要適應以乳酸菌為主的發酵飼料,需要一個過程
牛在不同的飼養環境中,或不同的日糧飼養方式中,會形成不同的瘤胃微生物平衡,如果之前沒有喂過發酵飼料,則打算喂發酵飼料時,就必須先少量試喂,讓其瘤胃中的微生物區系進行微調,而不可一下子就大量飼喂,不然會打破瘤胃微生物平衡,造成瘤胃發酵功能減弱,代謝紊亂,所以,必須至少有一周以上的適應時間,才能慢慢地把喂量增加上去。
建議先以10%的喂量添加發酵飼料如:發酵秸稈、青貯飼料等,保健液則一天喂量不要超過500克為準。
對于青貯發酵飼料,則最好添加小蘇打粉等堿性物質一起飼喂。
⑶ 牛的飼料配制,記住一定要精粗搭配,不能光喂精飼料,不然可能會發生酸中毒事件,也不能光喂粗飼料如秸稈類,不然生長緩慢,根據我國國情,一般精粗比例為:精飼料︰粗飼料=20~40︰80~60。
可以直接配制粗蛋白質含量在15%左右的精飼料備用,再與降解發酵的秸稈料和統糠、或青干草、青飼料、青貯飼料、搭配喂牛。如果直接配制全價日糧,可以參考如下配方:牛羊的典型配方模式為:秸稈料40%(上下可變動10~20%)、青干草25%(如果是鮮草,實踐中在喂養前則按含水量折算成鮮草用量,上下可變動10%)、餅粕類15%(上下只有5%變動)、其他碳水化合物精飼料20%(玉米、谷物、薯干、麥麩、米糠、淀粉糧等,上下可變動5%),磷酸氫鈣1%,小蘇打粉0.6%、微量元素適量等,可發酵氮素較低時,可以適當補充尿素,一頭成年牛以補充40克/天左右;注意以上各物料都有一定的變化范圍,但要圍繞這個具體數量的左右進行變化。
奶牛日糧則建議適當增加青干草料的供給,或增加過瘤胃能量飼料以增加乳脂率和產乳量。
當使用較多的發酵飼料(如發酵微貯飼料,青貯飼料,微貯秸稈發酵料)時,要注意補充緩沖劑,建議在使用發酵飼料過程中,至少添加小蘇打粉1~2%,有條件的,可以再使用氧化鎂0.4%和膨潤土: 0.6%—0.8% (占日糧DM%)。
⑷任何反芻動物飼料都不可粉碎過細,即使是秸稈,也不可粉碎過細,玉米則最好壓片處理即可,不必粉碎,秸稈則采用碾壓、揉搓、切短的處理即可,粉碎過細的飼料在瘤胃中的發酵速度過快,產酸速度過快,產酸速度超過了瘤胃壁的吸收速度和轉化合成菌體蛋白的速度,則造成瘤胃中PH下降,有可能導致酸中毒等。